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人行道

上班的路,
隨著都市更新與孩子的成長,
十幾年來我不斷改換路線與改換交通工具,
只為了每天的生活方便。
運動是人生足球賽下半鍛鍊體力的方法,
想想每天可以早晚個半小時的走路,
差不多單趟2.5公里的散步,
這樣較符合每天運動的條件,
於是現實面的考量,
場景回到我這小都市,
望文生義
馬路是給『馬』走的路,
在地思維就是交通工具可以暢行的大道,
利用走路運動是最近才動念,
如何跨越心理障礙
(狗屎地雷多,車多,上下班時間空氣差這三大魔障)
好吧,
就趁著春暖花開決定試行孩子建議路線,
號稱快的話十五至二十分鐘可完成,
順便勘察三大魔障,
第一天走來,
雖說不趕快
中途有個地下道,
爬上階梯後,
就已氣喘噓噓,
不輸剛跑玩百米,
開始脫掉大外套,
繼續走,
沿途三個魔障沒看到,
倒是行人的我
上下行人道很多次,
因為還算早
住戶在騎樓停車,
車頭自動伸出佔據人行道。

換條路走,
高科技園區廠房邊
寬寬的人行道旁
那有自動灑水裝置的花圃,
有小本杜鵑還雜著挺立的玫瑰,
偶然躲在綠葉下透出鮮紅小花,
也有一叢叢桂花傳來的陣陣清香

當我可以邊哼邊唱歌的
走在鐵道隔音牆旁的人行道,
腳步輕盈的細數來往車輛,
甚至還對時的看火車準點與否,
回家路上買個水果或蛋,
是個傍晚散步的閒情逸致
大約四十次的單趟走過
我終於能安心些走在人行道上

雨天走路真還無法突破,
怕誤踩似叮噹橋的地磚,
雨水加上地上濺開的水會弄濕了鞋與褲,
也許雨天
穿個氣墊拖鞋走路再換穿鞋襪,
可能是個好方法,
也許,
雨天我也能走路上班了。

我習慣在出遊時以腳踏的感覺,
體驗當地所傳達的訊息,
雪梨市區的人行道多是個滑板適行的水泥無障礙路面,
依著地形變換上下坡,
郊區人行道依傍在家戶的前庭花園,
漂亮的草皮是特色,

日本城市體貼到人行路面就可看到指標,
對低頭走路的族群(包含老人)是個創舉,
在日本走路我習慣低頭,
只因人行道路面有好多可拍照的人孔蓋設計,
融入當地的特色與特產。
還記得在北海道鵡川這小鄉鎮
地上拼貼著不同的菇類,
顏色鮮亮,
圖案更是可愛。
而釧路這城市人行道旁不時傳來音樂,
在霧都的襯脫下
腳步更形輕快。
小鎮的家戶都有小而美的花園,
精緻的一絲雜草都沒有。

Davis是個以農學起家的加州大學城,
那棋盤式的街道旁,
大樹花草自然的
在各區段有不同的風貌與氣味,
還不時有剪過的花草香,
會滲出到人行道。

我心目中理想的人行道是
路平到用腳踏的感覺就可走路,
把注意力用來欣賞美景與生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