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二月二,菜包時

每年農曆二月二前,
大舅媽總是會做菜包,
我們當然有口福,
吃著菜包,
爸爸念起閩南俗諺:”二月二,菜包時”,
以往
我也認為吃菜包的時間是理所當然,
但過年後巧遇剛回娘家的彰化同學,
送我幾個”包仔粿”嚐嚐,
這幾年客家菜包很夯,
這些性質類似的米食
應說是年節米食
我發現即使在台灣,
光這個年節米食菜包,
不同族群出現這粿的時間點
真有不同呢


先把大舅媽的作法,
做個紀錄,
糯米:蓬萊米(平時吃的米飯)=1:1,
浸泡米約八小時後,
磨為粿漿,
再以粿袋壓乾水分後,
將粿先搓開,
再以粿量3/10的糖與少許沙拉油,
將之揉成不黏手的粿團備用,

內餡製作重點要炒香配料,
蘿蔔絲曬成乾的先以水洗後稍泡水,
蘿蔔絲須把水分瀝乾,
先以香菇或蝦米爆香,
再下蘿蔔絲炒香,
以些許白胡椒和糖調味,
放涼即成內餡。

將粿團搓揉成大湯圓狀,
可避免表皮裂開,
再用雙手壓扁約0.5-0.8CM厚度,
略把邊緣再捏薄些,
包入約一大匙的內餡,
收口搓圓後
收口朝下
放在略抹油的粿葉上,
排列在蒸籠,
以大火蒸約30分鐘,
熟透即可。

米類以不同比例添加,
也算是經驗累積,
讓喜歡吃的人可以多吃些但不會有腸胃負擔,
當然也可以用糯米粉和蓬萊米粉按比例製作,
只是揉成麵糰前改以約1/2熱水沖下後,
邊攪拌搓揉再邊下剩餘水量,
可去除粉的特殊味道也能較有延展性,
方便包餡,
餡料水分越少越好,
較容易包製。

粿葉,
更是神奇,
上溯源頭,
可能早在平埔族時
已經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必要樹種了,
黃槿,
聽起來倒不如稱它為”粿葉樹”來得親切,
將摘下適當大小的葉子,
洗乾淨,
抹上一些沙拉油,
避免蒸製過程沾黏,
除了環保之外,
成品還有天然的香氣。

至於菜包常見的草色,
一般以春天在田野常見的鼠麴草或鼠麴草舅的細嫩葉,
採摘後洗淨搗碎,
加入粿團混合均勻即可。

菜包真是在地庶民文化的典型,
雖然各地吃食時間不一,
但從大自然取材與敬天愛地的生活智慧中,
探尋節慶軌跡,
這句”二月二,菜包時”對農家而言,
正是春耕前,
整理田地前先採摘鼠麴利用,
而藉祭拜土地公,
祈求農事穩定,
也有祈雨讓春耕雨水充足,
順便製作些能填飽肚子的點心,
讓農事勞動
更能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相對報酬。

沒有留言: